竺摩法師


諸位法師!諸位居士!


記得去年九月,我在本舍宣講維摩經文殊師利問疾品圓滿,當時在座的信徒,徵得本舍主人的同意,即席發起組織講經法會,要我今年此時再來講經,但不一定要講維摩經,所以在我這次未來之前,提出要講「藥師法門大意」,或「發菩提心文」。現在各位選定藥師法門,那就把發菩提心文留在菩提學會去講了。


這次在這裡講藥師大願,時機亦很適宜,因這裡設有藥師法會,後天三十日,大家又來慶賀藥師佛誕,紀念藥師佛的功德。同時我們佛教徒,每個人都喜歡聽人念藥師佛,或自己念藥師佛,因念藥師佛是祈求長生福壽,消災免難的,試想,誰不想自己消災免難,得到長生福壽呢?所以在每個佛堂裡,凡遇施主生日、喜事、保安等事,大家都是念藥師佛、藥師經、或藥師咒,而聽到念藥師佛名字,大家的心情終是喜歡的、愉快的;反過來說,若是聽到人念阿彌陀佛,那就知這戶人家一定有人要往生,不是嗚呼、也要哀哉了。


這藥師十二大願,本人去年八月在檳城三慧講堂,曾講過一次。原因是碰到我的生日,各位師友和信徒,要我講藥師大願,祈求藥師佛願力加被,希望我消災免雜,在這人世多活幾年,和大家多談佛理,結結法緣。這個意思,原是很好;只不過是佛法的精要,是在金剛經所講的「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所謂「四相皆空,五蘊非有」,以無相為相,無壽為壽;如此,則以佛教徒的身份,碰到生日來做有相祝壽,豈不是太俗氣了嗎?何況古聖先賢,亦有名言,一個人未到五六十歲以上,一切德學事業沒有相當修養與成功以前,不可隨便做生日,因普通俗人,多數不明因果,每到生日,為愛面子,裝排場、講熱鬧、愛狂歡、殺雞宰鴨、請親朋、邀戚友、飲酒食肉、花天酒地。浪費許多物質,殺害許多生命,弄得要求福反而折福,要長壽反而損壽,要消災反而得禍;所以有些人做生日做死了也是有的,不算稀奇,也不必怪我說話太煞風景!


在佛典裡,把我們人的生日,叫做「母難日」,因我母親這天生我,為我受了許多災難痛苦。這樣,做生日的意義,應該一面誦經修福,報恩報本,紀念母難;一面戒殺放生,提省自己,修身進德,以祈消災免難,增長福壽。若是在這種意義上去做生日,那是很合理的,很有意義的,生日是需要做的;故佛法雖然是說無我人相,無壽者相,但「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法」,只要做的事是合情理的,佛法為順世情,做生日祝壽,也是一樣提倡的。


佛也曾說過:「世間人認為好的事,我亦隨順世人說是好的」。所謂「世間好語佛說盡」,也有這個意思。


一、藥師經有五種譯本


現在要講的藥師十二大願,是出在藥師經中。藥師經具云「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從印度譯到中國來,自東晉迄唐朝,先後共有五個譯本:


(一)是東晉帛尸梨密多羅法師譯的,名「佛說灌頂拔除過罪生死得度經」,附即於「佛說灌頂大神咒經」中。


(二)是南北朝劉宋孝武帝時慧簡法師譯的,名「藥師琉璃光經」。


(三)是六朝末隋文帝大業十一年時,達摩笈多羅尊者譯的,名「佛說藥師如來本願經」。


(四)是唐玄奘法師於唐太宗貞觀初年譯的,名「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即今單印流行本,我們憑作講本的。在一九三五年(民國廿四年),中國佛教領袖太虛大師曾在中國浙江寧波阿育王寺大叢林中對五百大眾宣講一次,發揮新義,提倡此一藥師法門,福利現代,別具勝義。本人奉命紀錄講稿,今有講記流行。


(五)是唐代女皇武則天當朝,義淨三藏游印歸來,命譯此經,名「藥師琉璃光七佛本願功德經」。如照此命意,則此藥師佛之十二大願,不但為藥師佛所發之願,過去婆尸等七佛亦都有發過此願,其意義更為重大了。


二、藥師法門顯密雙修


佛法判教,分有大乘小乘,亦分顯教密教。顯教是指明顯顯露之教,像三藏十二部大小乘經典,為佛親說,記錄流通,各人可以聽講經文,求解其理,或自行讀誦研究,了悟其義,這謂之顯露之教。


密教,是秘密之教。本來佛教的教理,是公開明白,沒有甚秘密,也沒有甚神化不可告人的。所以這秘密有二個意義:一是佛說法的時候,聽眾各人根底程度不同、智慧淺深有異,同聽一法,得益各有不同,非他人所能盡知,所以叫做秘密。例如天台宗的八教,有藏、通、別、圓、頓、漸、秘密、不定。其中的秘密,就指聽法得益,互不相知的意思。二是現在所講秘密教的秘密,這秘密是指陀羅尼咒語。梵語陀羅尼,此雲總持,總一切法,持一切義。所以你不論持甚咒語,其中含有一切法義,專心持誦,三密相應,所求皆得。讀誦顯教經典,須要解求義理,若誦密教咒語,不必求解意義,只需念其梵音,因名召德,一心虔誠,所求必應,決無欺詐的。


持誦密咒的意義。好如一個人生病,必須延醫診治。醫生開方,寫出雲苓、白朮、紫蘇、薄荷等許多藥名,拿去配藥,煎飲可愈;若醫生不開藥方,只包些丸散膏丹,叫你拿去吞食,吞食亦可病癒,你不需求醫生解釋說明丸散膏丹是甚藥配製的,那是多餘的問話。前者藥方比如顯教,後者藥丸比如密教,雖有顯密的方法不同,而以法藥醫病所得的利益是一樣的。


現在這部藥師經,就是顯密雙修的法門。經中十二大願,教人知道藥師如來所發大願的原理,以及前後長行經文所述各種修福、修富、求壽、求子等儀軌和方法,都是顯教的修法;其中的密咒,即平常俗說的「藥師咒」,或「藥師灌頂真言」。


誦此咒時,身手結印,口誦真言、意密觀想,藥師如來以甘露水灌我頂門,湧入全身,一切罪業,皆可消滅,一切所求,無不如意。


經中所謂「求富貴得富貴、求長壽得長壽、求男子得男子」,皆得成就。貧窮之人無有衣食、固然是苦;而富貴之人,財產成千上萬,無有子孫,不知將錢掛沙(傳授)給誰?若是給了不相干的人拿走,或是給自己不歡喜的冤家,而又是覬覦自己財產的人拿走,那更是死了眼睛也不能閉!


但平常的人都知道「觀音送子」,現在讀了藥師經,才知道這部經,亦是佛教的百寶箱,求甚可以得到甚的。


這並非講經的人特別強調,故張其詞,叫人信仰,而是佛在經中親告阿難道:「如我稱揚彼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所有功德,此是諸佛甚深行處,難可解了,汝為信否?


阿難白言:大德世尊!我於如來所說契經不生疑惑,所以者何?一切如來身語意業,無不清淨。世尊,此日月輪可令墮落,妙高山王可使傾動,諸佛所言,無有異也」。阿難是深了佛理的尊者,由於他的體驗與認識,從堅強的信念,發出這種誓詞,可知佛語不虛,無庸疑惑。


但在這裡還須注意的,誦經修法要得到靈感,須要具備三個條件:


一要信心堅固,無有疑惑;


二要虔誠恭敬,持有恆心;


三要保持善心,不可做惡。


如果已修了上面二個條件,而沒第三個條件,即一面誠心求佛菩薩庇佑,一面又自己三業不淨,別有所謀,為了私益,侵損他人。那你把上面所種兩種功德都破壞掉了。有許多信佛的人,禮誦功夫做了很久,不得靈驗,只要自己問心,有無實行這三個條件?如果沒有做到,尤其是第三個最難做的條件沒有做到,那你就要反省自己,勉勵求道,決不可錯怪修學佛法而不得靈驗了。


(引自竺摩法師 一九六九年九月在香港法雨精舍講)


本文引用自:http://www.bgvpr.org/ex/1/ex_42.ht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小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