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學佛我的路



 發布:lotus   日期:2012-2-12 15:10:00  



 












 






  早已動念,久未提筆,縱胸中前言,說與誰人聽?然今仍不揣冒昧,記下這前塵往事。


 


  余生於農家,條件一般,雖不敢言書香門第,但亦向往耕讀繼世,父母皆老實本分,無多機巧,自己亦默受熏陶。今日思來,確是受益匪淺。


 


  五歲入學,賴稍負天資,故學業尚可。尚記父母與我之言:小時抓物,獨取文筆,天命乎?偶然乎?但淘氣頑皮,活潑好奇之心,終不可免,對世界怪誕人事,尤其偏好,故涉獵甚多,然終不得解,只得留待明天,再探究竟。


 


  及年稍長,入於中學,聽同學言及時下流行之氣功,且家有藏書,千呼萬喚,終得一閱,而不知其所雲,亦不明各種身姿何意,更不必用意引導之說,無奈還得作罷。時亦妄自揣測,無論何種宗教,總歸要拯救萬民,離苦得樂,何必這麼多名相,統一多好,今時感來口氣好大。


 


  也曾自習算命風水,奇門,六壬等種種術數之學,大有好讀書不求甚解之勢,更花費不少錢財,甚至節約口糧。然雖不終至於一無所獲,但收效甚微。提不起,放不下。然而形勢很快有了轉變,因為患有鼻咽之疾,尤其鼻子,難受異常,呼吸不暢,膿涕尤多,甚至出血,兼頭痛好似欲裂而不得解脫,種種情狀,一時難以盡述,有同歷者應知之。


 


  一個周日下午休息,在校門口舊書攤上無事翻閱,偶然一瞥,《科學時代的因果報應》(大致是這個名字),具體作者忘記了,很自然的被書中的故事吸引,於是買下請回。頭依然痛,依然難受,在閱讀到聖嚴法師開示的時候,即:若人有急難,疾病苦痛,一心稱念南無阿彌陀佛,當得解脫。苦無他法,當即決定一試,除去睡眠,其余均以念佛為要務,不淨之處中則心中默念,兩日兩夜之後,第三天早上,起床之時,豁然得愈。當時的心情極難言表,然敬信之情油然升起,從此人生路為之一轉,滾滾紅塵,茫茫人海,幸運的我即將打開一個充滿智慧的寶藏,而念佛得愈就是那把鑰匙。


 


  有雲:學佛一日,佛在眼前;學佛一月,佛在大殿;學佛一年,佛在西天。也是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果真如此。當初的我不知哪裡來的巨大勇氣,做出至今仍感到欣慰的事。首先改正言行,髒話髒字不出口,去請佛經,楞嚴經,金剛經,還有在佛緣閣請觀世音菩薩聖像,普門品。又學素食,只吃蔬菜米粥,堅持一周,盡量少吃肉,早上讀誦經典,晚也讀,引得眾人側目,而自己特立獨行,如有人前來好奇疑問,則精神一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熱心異常,偶遇不善,亦念佛回向之,如此不辍,身心泰然。


 


  轉眼高考的日子近了,每日功課繁重,然亦不捨時之所行,堅持誦經,《地藏菩薩本願經》較長,每日一節,也能堅持,臨考前一天晚上,乃發願,誦《地藏菩薩本願經》一部,回向我班同學,願得成績之優異。下午五時開始,中速誦讀,漸至黃昏,於是秉燭繼續,八點多時,終於讀誦完畢,念完回向,休息,等待明天的考試,考試緊張而有序,很快便結束了。幾家歡喜幾家愁,而我仍然保持良好的心態,結果出來後,不好不壞571(河南2005年高考文科),過了一本線,並且我班成績同級之中,應是前三甲之列,果如所願,菩薩慈悲,所求必應,而當時那所佛緣閣,也是我最初學習心經的地方,五年之後,故地重游,卻不見了蹤影,不禁有些感慨,緣來緣散,好好珍惜。


 


  待入於大學,課余時間漸多,於是更可研讀經典,博采眾長,當時一位名叫馮馮的居士進入我的視線,並且他的文章也在之前看過的書籍中出現過,那時的我多渴望和他一樣,擁有多些方便,然而至今依然是什麼都沒有,像一塊朽木。他也像一位導師一樣,讓我從玄妙的佛法遙不可及轉而逐漸領會佛法在身邊,一切法皆是佛法,即心可為佛,一念之差,亦可為魔。所謂持戒,亦是要從心而戒。功夫不到,且莫亂學祖師,以免造下諸多惡業,所以現在不僅心戒,外在表現,言行舉止,亦要在人前規矩,學佛自然要學佛之威儀,學為人師,行為世范。切莫空談,能知能行,方為真行者,實在令人敬仰。馮馮居士天生素食,善根深厚,隨緣化度,雖也有人诟病,然於行者並無增減損益,正道直行。也感謝去去來來師兄以及很多不留名的佛友的努力,搜集整理資料,才得以接觸,進而對佛法增進了解,惟願居士再來,廣度眾生。(注:關於馮馮居士的文章網絡可以方便的搜索到)


 


  真正讓我矢志不移,堅定信念,追隨佛陀的腳步,探索真理智慧的,是南懷瑾先生。那時的我在大學校園裡,每日思索追隨聖者的足跡,自度度人,自利利他,當時對神通怪異之事頗感興趣,馮馮居士就是那時候了解的,在網路上不斷搜索尋找,機緣湊巧,遇見了南懷瑾先生。古有:自從一讀楞嚴後,不看世間糟粕書。而我則是一見南懷瑾先生,從此便以他為依止,努力實行,不斷求證。第一本接觸他的著作應該是《靜坐修道與長生不老》,如果說父母生我以肉身,那麼師傅賜我以法身,肉身有生滅,法身無來去,感激之情無法言表,如果說之前算是找到了方向,那麼從南師這裡則讓渴望讓一切眾生解脫的我找到了如何做,什麼才是最有意義的事業。《如何修證佛法》,《金剛經說什麼》等等經典全是老師嘔心瀝血之作,每看一點有收獲,再看一遍自然會有更多的體會,行行重行行,關鍵還在於自己的行願,理無礙,事無礙,理事無礙,事事無礙,方得自在。八十八結使,應該努力檢查,看看去掉了多少,減去一個,道業自然增進一分,徒然開口空言,無有實益。莫要欺人,更不要自欺。不要好高骛遠,不腳踏實地,最平實的也就是最高深的。貪嗔癡慢疑,無始劫來的習氣究竟如何去除,若不痛下苦功,快刀吹毛急需磨,為人切莫要空過,不然無常來時,看如何安然?嘴上功夫再好,終究無用,須得自己了斷,若有香象渡河的氣魄,持之以恆,才有希望。


 


  南師又言單從氣脈入手而不知其助伴功夫,成就會很慢,自己也深感此言不虛,從靜坐入手,初機易感,而越往後,乃至於心地法門,則非一般可以描述測度,此時更需明理,究竟要如何修證,切不可盲目,更不能一心求神異之事,而致落入偏差,真不可掉以輕心。宣化上人言:末法時代實是人心衰微,從而對正法漠視,而非他故。若人心得轉,則末日自然可以去矣。末法時代,欲望更重,五欲熾盛,不得清涼寬慰,追逐不休,營營苟苟,身心俱疲,而到頭來無所獲者不可勝數。若要斷欲,白骨觀最為實用,從影響心結的身體修起,從身空證到我空,一步一步,《禅密要法》,盡述其事,可參閱。至於走火入魔,真要知道魔亦由心造,而或者已經看過,白骨觀不可以輕易修習,此念已經足堪著魔。余竊以為,若真為法忘軀,何至於著魔,即便有,自能蒙佛菩薩慈力加被,轉危為安,更上層樓。不過仍需謹記,隨自己心,應所知量,選擇合適自己的法門。修行過程中的一切境界猶如空花水月,不作聖解即可,若作聖解,即著群邪,慎重,慎重。


 


  由白骨觀而轉入准提法門,便捷穩當,也是南師力言可行之法門,若非親歷,實難知其過程中事,兼知其中種種妙用,苦口婆心,化我迷情,而得明師指點,更是萬劫難遇,正如父母,盼兒歸來之心切,恨鐵不成鋼,今蒙庇佑,何不實行?


 


  彈指一揮間六年了,從一無所知的毛頭小子到如今的稍明其事,而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如臨深淵,檢點自己,深知自己的業力深重,不變隨緣,隨緣不變,銷舊業,促自己上進,勿得忘卻自己之所願,不退轉,難,難,難!


 


  救火莫若排除隱患,修福莫若惜福,青青翠竹,無非法身;郁郁黃花,皆是般若。歎自己未曾領悟,而無邊光景一時新倒是略有所感。現在同過去看待外界人事,乃至動物,自然的眼光大不相同,常有何必何必的感歎。活在當下,知足常樂。前路依舊漫長,縱踽踽獨行,又有何愁?諸佛菩薩自在照應,看我們成長,等待破繭成蝶那一天。


 


  感應略記


  大約是2006年暑假,因父母外出打工,寄居姨母家裡。夏日多疾風暴雨,一日晚間,雷雨正酣,忽然斷電,本已睡著,但酷熱難耐,加之蚊蟲叮咬,復又醒來,不勝其擾。轉而念及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於是跪於床上,面向西方,想菩薩就在眼前,祈禱來電,待我睡著之後,在方便蚊蟲叮咬(我睡著時感覺不靈敏),叩頭兩次,待第三次頭甫及榻,風扇悄然啟動,而得安然入睡,看似尋常最奇崛,有誰真知其中意。南無觀世音菩薩


 


  再者近日之事,2010年春節剛過,便去了廣州,南方水多,適合放生,而距我上班最近的地方有山叫蓮花山,遠處看去,狀似蓮花,山上有一個寺廟,不知道什麼名字,山泉流下,匯聚了一個小池,裡面有觀賞的魚類,於是想買來放到這裡,也方便就近聽聞佛法。等到周末,相約數人,前去放生,看一鯉魚似已有子在身,便匆匆買下,本來准備步行,不料袋子總被魚鳍弄破,轉而決定打的。怪事發生了,看到那邊有車,還沒走到,都疾馳而去,不停招手,卻也總不見停,折騰半天,不知何意。無奈只好就近了,於是放到了最近的水庫,面積也不小,深度也可以。祈禱一番,然後去登蓮花山,到了山上一看,傻眼了,水池干了,魚兒們都不見了蹤影。後來搞清楚了,佛寺要整修,設想如果帶她來此,豈不是白跑一趟,冥冥之中自由感應啊!


 


  還是那個水庫,又一日下午,約同事一塊兒去,他平日並不怎麼相信佛法,正好可以結個善緣,從水產市場刀口下救下幾條鯉魚,一路提著來到水庫,沒料到一放入水中,他們就自顧游走,真讓我大跌眼鏡,於是祝曰:他不信佛法,今日來此,你們竟然一去不返,毫無表示,以後如何讓他相信,若你們能示現一番,將來水族因你們而得救的會更多,何樂而不為?當時並不是默念,同事在一旁聽著呢!說實話,當時心裡真沒有底,一小會兒,同事驚呼,看,魚兒回來了!當時好像是一共六條,兩兩結伴,在我們面前一兩米水面轉悠,我也驚呆了,看他們的示現,真是感激啊!而同事自此也算勝過從前,心中常留一絲善念。


 


  還有,放生的魚兒並沒有逃命的恐慌,他們仿佛已經明白你會做什麼,因此他們回到水裡的那時候,一般不會迅速游走,倒是像回到了闊別已久的故鄉,重生之後,再來好好體會一番,感歎生命來之不易,那我們更應該反省一下,為了口腹之欲,變成殺戮不眨眼的魔王。再美味的食物過了味覺,都是一樣,所以請不要再食眾生之肉,本來平等啊。有多少次放他們到水裡,我仍可以去撫摸他們,而他們依然很安詳自在的呼吸,沒有絲毫的恐懼,回想以前,我用彈弓打鳥,尚未走近,鳥兒們已警覺,迅速飛走,也許那時的我在他們眼中,已經是一個劊子手,被他們銘記於心:小心這家伙!


 


  千百年來碗裡羹,冤深似海恨難平。欲知世上刀兵劫,但聽屠門夜半聲。諸功德中,放生第一。一時斷除不了,可食三淨肉,待日久功深,自可斷除。更不必擔心營養不良,而且皮膚氣色也會大有改善,真實不虛。


 


  又記


  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生度此身?也欲孑然一身,專心參究為務,奈何身為獨子,父母年及半百,更是催促再三,故於此試尋有緣人,好結連理,努力精進,廣弘正法,助十方三世一切眾生早日成佛。自知障深慧淺,無福無德,還祈菩薩保佑,更願人人所求如願,吉祥安然,早日成佛!南無觀世音菩薩。


                                  QQ 171790156


引用:學佛網http://big5.xuefo.net/nr/article11/111840.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小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